細說菲林

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


軟片(film)是一種具有感光性質的東西,在攝影過程中,接受來自於被攝體的光線而產生潛影,再經由沖片過程,產生可見的正或負的影像。

黑白軟片的結構大致由六層不同的物質膠合而成:
1 .保護層,2.3.感光乳劑層,4.膠層,5.片基,6.防止反光層

彩色軟片的結構:是依據減色原理所製成。而不論是彩色正片或是彩色負片,其結構大致相同:
1.保護層,2.感光乳劑層,3.防止反光層

軟片的感色性
軟片對色彩的感受性與人眼不同,人眼能感受的光譜由400mµ700mµ(深紫~深紅)。軟片除了能怠受這些光波外,還能感受到比紫色還短的波長~紫外線。這種人眼看不到的紫外線,在風景攝影中將產生淺灰霧,或使顏色偏藍。因此,依據感色性的不同,黑白軟片可分為:
1.色盲片(Blue-sensitive film):只能感受藍紫光線適於翻拍或翻印。
2.正色片(Orthochromatic film):除了紅光不能感受外,其餘皆能感光,拍紅色時,會呈現黑色。
3.全色片(Panchromatic film):忠實再現被攝體的明暗諧調,層次分明,為一般最常用的軟片。
4.紅外線軟片(Infrared film):能感受到眼睛看不見的紅外線。

軟片的粒子
軟片中的乳劑含有大小不一的銀鹽粒子,這些銀鹽的大小,大約為1/10001/500mm,通常銀鹽大的,其感光能力比銀鹽小的還高。即粒子愈大,則軟片感度愈高。此外,影響軟片粒子粗細的因素有:
1.拍攝時,曝光過度,粒子會增大。
2.對焦不準,影像模糊的軟片,粒子較大。
3.顯影時,顯影過度,液溫過高等,易生粗粒子。
4.使用微粒顯影液如D-76DK20沖軟片,可減少微粒。
5.過期失真的軟片,也可能產生粗粒子。

軟片的種類:
(1).單頁軟片:使用於專業大型相機上的單張裁切軟片。尺寸由4”X5”8”X10”以上。每張可依不同條件單獨曝光,沖洗時,可避免卷裝軟各張互相影響的弊病。
(2).120220卷裝軟片:是將長條狀軟片,捲於長條遮光襯紙內,使用於中型相機的軟片。其使用尺寸為:6X4.56X66X76X9(cm)
(3).35mm軟片:由35mm電影軟片改裝而成,故名35mm軟片,兩邊有齒孔,其尺寸為24X36mm,每捲可照2436張,及72張(半格相機用)
(4).拍立得軟片:為即影即有軟片,本身附有顯影藥包,拍攝後,可立即得到影像。

摘錄自  現代攝影~鄭國裕 編著


編輯:攝影師ㄟ水某




分享











0 意見: